

十大化妝品品牌排行榜(十大化妝品排行榜都有哪些品牌)
我們期待中國企業盡快入圍該名單。
文字資深記者瀟瀟
前不久正式完成對雅芳收購的巴西美容(以下簡稱)發布了2019年財務報告。期內實現總收入434.5億雷亞爾(約42億美元)。與雅芳合并后,總收入達到94億美元,成功成為全球第六大化妝品集團。這也是全球十大化妝品中唯一一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美容。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世界化妝品史上第一個進入TOP10的發展中國家企業。正如歐萊雅中國前首席執行官斯普爾漢所說,美妝行業近兩三年的變化比過去30年還要大。此前,清妍曾整理過2008年至2017年全球化妝品集團十大變化,那么從2017年至2019年這動蕩的三年里,十大美妝品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新增,LVMH、愛茉莉太平洋出局
與三年前相比,韓國化妝品愛茉莉太平洋被擠出前十名,取而代之的是巴西美容集團和法國奢侈化妝品LVMH; 2019年榜單中,強生和花王銷售額相當,并列第10位。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化妝品集團位于法國、美國3家、日本2家、英國1家、德國1家、巴西1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前十大化妝品消費國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巴西、德國、英國、法國、印度、韓國和意大利。
化妝品業務方面,三年前十大集團的總銷售額為1098億美元,而去年十大集團的總銷售額為1358億美元,增加了260億美元(約合幣1800億元)。除愛茉莉太平洋被擠出前十名外,其他九家均在三年內實現了增長。愛茉莉太平洋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銷售額約為53億美元,較2017年減少3億美元。
此外,LVMH、LVMH和資生堂的增長最為突出。這三大集團的銷售額在過去三年分別增長了290%、48%和47%。從2017年總銷售額24億美元,排名第18,到2019年總銷售額94億美元,排名第6; LVMH從2017年化妝品總銷售額52億美元,排名第11位,到2019年77億美元,排名第8位;資生堂超越科蒂,升至第四位,銷售額從 73 億美元增至 107 億美元。
高端制勝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強大高端美容業務的近三年來增長最快。典型的例子是奢侈美容集團LVMH;四大巨頭中,歐萊雅、雅詩蘭黛的增速也遠高于聯合利華、寶潔。拜爾斯道夫集團旗下專注小眾市場的高端品牌萊珀妮的快速增長與核心大眾品牌妮維雅的衰落形成鮮明對比。傳統日化企業集團因消費升級面臨緊迫轉型。
近三年高端美妝市場增速遠高于化妝品市場整體增速。 2019年,全球高端美容市場增速約為10%。 LVMH集團的美妝香水業務,擁有迪奧、嬌蘭、紀梵希等高端美妝產品,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2%。作為LVMH集團第四大板塊,美妝及香水業務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2%。香水業務增速高于集團整體,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推動力之一。過去幾年,以CPB、NARS為代表的高端品牌成為資生堂集團的主要增長動力。在2019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成為品牌價值增幅最大的美容及個護品牌,品牌價值59.86億美元,同比增長56%。此外,歐萊雅高端化妝品部門近三年保持兩位數高位增長,2019年同比增長14%,有望超越歐萊雅的個位數增長。今年大眾化妝品業務部門成為歐萊雅集團最大的業務部門。
相比之下,由于缺乏高端美妝業務,兩大日化巨頭寶潔和聯合利華近三年的增速遠低于歐萊雅和雅詩蘭黛。 2016年至2019年,寶潔和聯合利華的銷售額分別增長9%和16%;而歐萊雅和雅詩蘭黛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23.5%和26%。
▍美妝集團高端代表性品牌,從左上到右下分別是La Mer、La 、CPB、
除了薩德的影響之外,愛茉莉太平洋的退出還因為其熱門化妝品受到拖累。近年來,雖然以雪花秀為代表的高端美妝品牌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但這部分增加的銷售額幾乎被悅詩風吟、伊蒂之屋等熱門化妝品的下滑所抵消。
此外,與增長停滯的強生相比,拜爾斯道夫憑借旗下唯一的奢華美妝品牌萊珀妮(La )實現了一定的增長,銷售額三年增長了17%,而強生僅增長了5%。強生的化妝品部門主要有三大品牌:Dr. 、、,都是大眾化的化妝品。 2019年,強生化妝品業務雖然表現好于嬰兒護理業務,但銷售額仍僅為個位數6.7%。增長方面,個人護理業務僅增長1.4%。近兩年,拜爾斯道夫旗下的萊珀妮銷售額平均增長了30%,而妮維雅的兩年平均增長還不到3%。
利潤更高的美妝業務成為傳統日化企業的一劑良藥。近年來,聯合利華試圖扭轉局面,剝離了不盈利的食品和日化業務,加大在美容和個護領域的布局。通過梳理,清研發現,聯合利華近五年來在全球美容及個人護理領域的收購交易多達17起,其中大部分都是高端品牌。未上榜的日化巨頭高露潔去年也通過收購法國菲洛嘉宣布進軍美容領域。
▍聯合利華近五年收購案例
當然,中國市場和電商渠道對于全球美妝企業的重要戰略意義已無需贅述。 2019年,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增速高達35%。旗下高端護膚品牌修麗可()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一年內幾乎翻了三倍,亞太市場也首次超越北美成為歐萊雅集團最大市場;集團電商業務渠道增速為52%,銷售額占比15.6%。其中,高端美容產品在此渠道的銷售額占比超過20%。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雅詩蘭黛亞太區銷售額的一半來自電商渠道。
押注尖端品牌
這份名單中最引人注目的顯然是。這條來自巴西的“土蛇”通過收購逐漸成為全球第六大化妝品。于2016年收購澳大利亞美容品牌Aesop; 2017年,它從歐萊雅手中收購了Body Shop; 2019年又啟動了對雅芳的收購,交易于今年1月3日正式完成。通過收購,其銷量在三年內幾乎翻了兩番。與此同時,其在巴西本土市場的份額也從三年前的73%下降到47%,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則不斷增加。通過收購,我們成功實現了規模化和全球擴張。
▍集團旗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Aesop和The Body Shop品牌在先生的帶領下都取得了更大的增長空間。2017年,由于The Body Shop銷售疲軟,歐萊雅推出了銷售計劃。但成為新東家后,對品牌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成功扭虧為盈。 The Body Shop 得以再次進入“十億美元俱樂部”。 ”。伊索品牌也連續四年錄得兩位數增長,銷售額翻三倍。不過雅芳收購后的增長效益顯現還需要一段時間,能否消化雅芳龐大的體量仍是未知數并提振其萎縮的業績,2019年雅芳銷售額約為52億美元。
對于我們來說,科蒂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2019年,科蒂發布了四年復蘇計劃,并宣布對三年前從寶潔收購的美容業務進行30億美元的減記。這部分資產減記將以虧損的形式體現在2020年財報中,這也表明科蒂最終未能成功整合從寶潔收購的眾多品牌。 2016年收購了40多個寶潔美妝和香水品牌,讓科蒂的業績坐上過山車。財報數據顯示,科蒂集團2017財年總營收為76.5億美元,2018財年集團營收增長23%至93.98億美元。然而,2019財年,該集團營收下滑8%至86.49億美元。從業務板塊來看,除奢侈品業務外,大眾美容業務和專業美容業務2019財年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此外,雖然花王集團在榜單中的排名沒有變化,但其銷售額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長,抵御了競爭對手和市場變化的強烈沖擊。這主要得益于花王在2017年推出的“K20”(2017-2020)計劃。除了稱將碧柔、紙尿褲、洗衣液三大重點品牌打造成銷售額達到1000億日元(約合幣60元)之外,億元品牌),化妝品業務被視為業績增長的主要支柱。 2018年,花王啟動化妝品業務“瘦身”計劃,裁減近40%增長乏力的品牌,并提出11個全球戰略品牌+8個本土品牌的戰略規劃,重點打造這些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花王此前專注于中國市場的芙麗芳絲、科潤、KATE等熱門化妝品品牌。目前正在加大高端化妝品布局,引入SUQQU、RMK等高端美妝品牌。
▍花王G11與R8品牌組合
可見,把握市場趨勢、有效的戰略調整對于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事實上,高端美妝產品的快速增長并沒有讓巨頭們高枕無憂。面對消費市場的加速迭代,巨頭們不斷布局小眾、新銳品牌,以抵御未來市場變化的風險。 2019年,雅詩蘭黛收購韓國護膚品牌迪嘉汀;資生堂收購美國清潔護膚品牌Drunk ;科蒂收購凱莉同名化妝品品牌; LVMH將同名化妝品品牌Fenty引入中國市場……競爭永遠不會停止。目前,全球化妝品市場格局仍在加速演變。與此同時,人們不得不思考的是,對于發展中國家的美容企業來說,中國什么時候出現?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