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言經常在評論區會看到:“怎樣養成一張干凈的臉呢?一直都宅在家里捂著,美白精華也在用。”實際上“白凈≠干凈”!白一點、黑一點,皮膚顏色對于“干凈”的臉影響并不大。如果膚色不均勻,臉上有色斑,就容易顯得不夠干凈、不夠精致,所以均勻膚色,先從淡化開始。
對于亞洲女性來說,一直飽受「黃褐斑」的困擾,在所有影響面容美觀的色斑中,是最為頑固難消的。連看似無所不能的激光美容技術都對其甚為頭疼,想祛除黃褐斑,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不可謂不大。
經臨床驗證發現,目前針對對黃褐斑的治療的有新的改善方法。本期文章就來來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01
認識黃褐斑
遺傳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變化是黃褐斑三大主要發病因素,針對不同病因,治療方法也有簡單和困難區分。
1.遺傳易感性:
大概有一半的患者有家族史,有家族史的黃褐斑治療起來,起效很慢,效果相對較差。
2.日光照射:
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UVB)、長波紫外線(UVA)直接黑素細胞合成色素;同時誘導炎癥反應,可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增強黑素細胞功能,增加了黑素顆粒的合成。
3.激素水平的異常變化:
妊娠、口服避孕藥及口服激素藥物可誘發和加重育齡期女性黃褐斑。甲狀腺疾病、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和肝臟疾病等激素水平的變化也可誘發或加重黃褐斑。的睡眠障礙和情緒變化也會影響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加重黃褐斑產生。
雖然雌孕激素影響比較大,但是由于女性的生理周期中,不同時間激素變化比較大,加上一些男性的小伙伴也有黃褐斑,可參考價值并不大,比較有價值的是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檢測,如果發現甲狀腺疾病,即時治療可緩解黃褐斑。
以上這些討論都屬于外界的因素,這些發病因素在皮膚進一步引起皮膚屏障功能的損傷、反應、血管活性的增加,進而增加了黑素顆粒的合成,產生了面部的黃褐斑。
1.皮膚屏障受損:
黃褐斑皮損的區域,表皮最外層的角蛋白、神經酰胺酶表達異常,由此可見黃褐斑的皮膚表面皮膚屏障是損傷的,而損傷的皮膚屏障會反饋性的引起表皮基底層黑素細胞生產更多的黑素顆粒。紫外線以及過度清潔等因素會加重皮膚屏障的損傷,加重黃褐斑的發生。
2.炎癥反應 :
組織學上發現黃褐斑的區域的炎癥因子明顯增多,這些炎性因子會進一步激活酪氨酸酶,增加了黑素顆粒的生成。使用汞、鉛含量超標等劣質化妝品、烹飪(油煙中的過氧化物)、紫外線等會加重皮膚的炎癥反應。
3.血管因素:
黃褐斑中真皮小血管數量及管徑會明顯變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內皮素1表達明顯升高。
4.黑素合成增加:
多種因素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黑素細胞中小眼畸形相關轉錄因子,通過上調下游的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關蛋白酶 1及多巴色素異構酶,活化 黑素細胞功能,促進黑素合成。
02
分階段性治療黃褐斑
在知道了成因后,黃褐斑的治療其實就是皮膚屏障的修護、慢性炎癥的治療。在這個基礎上再看治療方式,就明白為什么不能輕易使用激光祛黃褐斑了。
3個階段治療
炎癥期、修復期、穩定期
為什么要分期?為了更好地認識到黃褐斑的發病過程,更為精準的治療,尤其是避免治療后的反彈維持治療效果。對于黃褐斑除了分期的方法,臨床上醫生還會對根據黃褐斑的外在表現對黃褐斑進行分型:
分期治療:
對于黃褐斑的疾病分期目前還有些爭議,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多醫生認為炎癥是黃褐斑的重要誘發和發病的啟動因素,將黃褐斑分為分階段性治療:炎癥期、修復期、穩定期;目前普遍認為炎癥在黃褐斑的整個過程都是存在的,所以醫生更愿意接受:活動期和穩定期的分期方法。
實際上,大部分的黃褐斑都是從活動期發病,經過口服藥物或者自然地過渡到穩定期,如果出現體內激素變化或者紫外線的又再次進入穩定期,不定期的反復過程。
活動期:近期有皮損擴大,顏色加深,皮損泛紅,搔抓后皮損發紅。
穩定期:近期皮損無擴大,顏色無加深,皮損無泛紅,搔抓后皮損不發紅。
分型治療:
為了細化精準治療,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還需要對黃褐斑進行分型:
根據血管參與情況分為:
1.單純色素型(M 型):玻片壓診皮損不褪色, 伍氏燈下皮損區與非皮損區顏色對比度增加;
2.色素合并血管型(M + V 型)玻片壓診皮損部分褪色,伍氏燈下皮損區與非皮損區顏色對比度增加不明顯。
還有一些分型方法,按照色素聚集的皮膚層次分為表皮型(表皮色素增多)和混合型(表皮色素增多 + 真皮淺層噬黑素細胞)。還可以色斑分布分為面中部型、頰型及下頜型,現在已很少使用。
03
藥物治療為主,果酸換膚/光電為輔助
由于黃褐斑治療比較困難,很難通過單一的治療方法徹底解決,因此防止誘發因素尤為重要。
1. 避免誘發因素,調整生活方式:
避免日照、烹飪熱/職業熱,避免使用汞、鉛含量超標等劣質化妝品;避免服用引起性激素水平變化的藥物及光敏藥物;保證睡眠充足,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心態。
2.修復皮膚屏障:
使用具有科學依據的功效性護膚品對黃褐斑的防治有益。修復皮膚屏障,就是多涂保濕霜,這個很好理解,我們每次早上洗完臉之后是不是覺得皮膚水潤亮亮的更有光澤。
3. 防曬:
以前說每一個黃褐斑患者的每天都需要防曬,現在我沒會說,每個人的每一天都需要防曬。建議在外用防曬霜的基礎上物理性的遮擋防曬,有利于黃褐斑的防治,減少復發。
4. 美白類護膚品:
含甘草提取物、左旋維C、煙酰胺、氨甲環酸、谷胱甘肽、鞣花酸、桑葉提取物、蘆薈素等成分的美白類功效性護膚品可以淡化黃褐斑。而一些植物提取如滇山茶、馬齒莧、青刺果、三七的新型復合美白制劑(抗氧化、舒緩)也能有效地改善黃褐斑癥狀。
分期+分型治療
1. 活動期:避免光電治療,可以選擇維穩型的護膚品進行基礎治療的同時,配合系統藥物治療
2. 穩定期:在系統及外用藥物治療基礎上可以選擇美容的醫學美容的治療方法。
系統藥物
氨甲環酸、VC/VE、谷胱甘肽、甘草酸苷
氨甲環酸:
可競爭性抑制酪氨酸酶,減少黑素合成;同時抑制血管增生,減輕皮膚紅斑;可口服用藥,也靜脈輸注。口服建議250-500 mg/次,每日 1-2 次,相當于止血劑量的1/4劑量。用藥 1-2個月起效,建議連用 3-6個月;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月經量減少等,有血栓和骨折外傷后2-1周禁用。
維生素C和維生素E:
維生素C 能阻止多巴氧化,抑制黑素合成,維生素E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兩者聯合應用效果更佳;維C是水溶性,相對安全性高;維E脂溶性,容易在體內蓄積,每日攝入量建議不超過400mg。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分子中巰基可通過與酪氨酸酶中銅離子結合抑制其活性,減少黑素生成,大部分選擇靜脈滴注,常與維生素C聯用,口服是否有效,仍有爭議。
甘草酸苷:
主要是通過緩解皮膚的炎癥反應發揮治療作用。
外用藥物
氫醌及其衍生物、維A酸類、壬二酸、氨甲環酸
氫醌及其衍生物:
為黃褐斑的一線外用治療藥物(雖然臨床上較少見),常用濃度2% 的氫醌霜和4%的氫醌霜,濃度越高脫色效果越強,但皮膚性也越大,剛開始使用建議從低濃度開始,或者涂在保濕乳霜之后,減少,幫助建立耐受。
通常每晚使用1次,局部少量外涂,治療4-6周可有明顯效果,使用6-10周效果最佳。主要不良反應有性接觸性皮炎、永久性色素脫失等。熊果苷和脫氧熊果苷是氫醌的葡萄糖苷衍生物,局部使用性比氫醌小,主要適用于單純色素型。
醫學文獻中有一種 Kligman三聯配方:氫醌、維A 酸及糖皮質激素局部聯合使用,但是由于氫醌、維A 酸都對皮膚有,兩者疊加使用對皮膚更加明顯,而糖皮質激素的面部使用容易出現依耐性,加上小伙伴們很難分辨強效和弱效的激素,這種療法并沒有推廣應用。
維 A 酸類:
臨床上常用 0.05% ~ 0.1%維 A 酸類軟膏或凝膠,每晚1次,療程約6個月;可出現皮膚干燥、紅斑及瘙癢、燒灼等不良反應;早C晚A有抗氧化作用,除了延緩衰老,可以增加穩定期黃褐斑皮膚的耐抗,同樣需要主要早期局部少量使用,逐漸建立耐受。主要適用于單純色素型。
壬二酸:
臨床上常用 15%的壬二酸凝膠和 20%的壬二酸乳膏,每日 2次,療程約6個月。少部分人會可出現瘙癢、燒 灼、和麻木感,對于輕微的可接受的皮膚反應,不建議立即停藥,可以使用少量逐漸遞增的方法建立耐受。對于單純色素型和色素合并血管型都可使用。(主要還是適用于單純色素型 )
氨甲環酸:
臨床上常用2%-5%乳膏,每日 2次,療程約4周。局部使用性比氫醌小,不良反應包括紅斑、干燥、脫屑等。適用于單純色素型和色素合并血管型。
以上僅僅列舉常用的外用藥物,大部分外用藥對皮膚有不同程度的性,需配合使用具有修復皮膚屏障功能的功效性護膚品。
醫學美容治療方法
光電治療、化學剝脫術、美塑療法
光電治療上,對于穩定期的單純色素型(M 型)黃褐斑:主要包括皮秒激光、 Q 開關激光、強脈沖光、非剝脫點陣激光等等;對于色素合并血管型(M+V 型)可以選擇脈沖染料激光和長脈寬1064nm激光。
Q 開關激光:
常見波長的是1064nm的Q開關Nd:YAG激光的大光斑、低能量治療模式,曾經一段時間被包裝稱為“白臉娃娃”,主要通過選擇性光熱作用治療黃褐斑,加速成熟黑素小體選擇性光熱分解,較大優勢是破壞了細胞內的黑素小體和黑素顆粒,還能保持細胞外層細胞膜的完整性,從而避免黑素細胞損傷誘發黃褐斑的反彈和加重。
強脈沖光治療儀和調Q激光皮膚治療儀比較
皮秒激光:
相對于調Q激光,皮秒激光的脈寬更短,作用更為精準,對色素產生選擇性的機械性光震蕩效應,避免了傳統激光的熱誘發色斑反彈的風險;
755 nm皮秒翠綠寶石激光可在表皮形成激光誘導的光破壞效應并膠原蛋白合成,在祛除色斑的同時改善光老化,多角度治療黃褐斑;
1064nm的皮秒使用大光斑低能量的平掃治療模式,和755nm翠綠寶石皮秒激光一樣,治療后不良反應比較低,都是目前光電治療中最為理想的選擇。
非剝脫點陣激光:
常見波長有1540 nm、1550nm和 1565nm的激光,可以去選擇性抑制色素合成,并且增加皮膚膠原蛋白,可以整體提亮膚色。
IPL強脈沖光,俗稱“光子”、“光子嫩膚”
屬于類激光家族成員,如果說激光是單一波長的單色光,強脈沖光是在一定波段范圍的復合光,所以又稱為復合彩光,現在在新的名稱有強光、OPT、AOPT、DPL、BB光、CC光、牛奶光等等。
對于穩定期的單純色素型(M 型)黃褐斑和色素合并血管型黃褐斑選擇不同的濾光片波段,不同儀器濾光片也會不一樣,對于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較高。
585nm或595 nm的脈沖染料激光、脈沖染料激光和強脈沖光(波長500-1 200 nm)
針對色素的同時,選擇性的作用到毛細血管,抑制血管的增生,可選擇在色素合并血管型(M+V 型)患者中應用。
PS:對于光電治療,我們需要注意單一、反復光電治療易導致色素沉著、色素減退/脫失以及復發等,因此連續光電治療次數不超過15次,間隔1年后可考慮重復治療。光電治療的參數設定均要求強度溫和,起始能量不宜過高,治療間隔不宜過短。
化學剝脫術:
常見的化學剝脫劑包括果酸、復合酸等,其中果酸煥膚是治療單純色素型黃褐斑的有效輔助方法,通過促進角質形成細胞更替,加速黑素顆粒從基底層到角質層的轉運及排出,減輕色素沉著。
主要不良反應:暫時性紅斑、輕度腫脹、刺痛、灼熱等不適感。對于擬治療區有過敏性或單純皰疹感染性疾病、近 3個月頭面部接受過放療、冷凍及皮膚磨削術者、對于果酸過敏者等需要慎重選擇。
對于黃褐斑的果酸治療,一般我們從低濃度開始20%,35%,50%,70%,根據每次治療后的皮膚反應,逐次逐級提高濃度。一般間隔2~4周做一次,4次為一個療程。該治療方法需要醫務人員操作,操作不當很容易導致炎癥后色素沉著,色斑暫時性加重,尤其深膚色患者應慎重。
美塑療法(mesotherapy)
也叫中胚層療法、水光電子注射技術,目前俗稱的“水光針”。通過排針把一組藥物注射在皮膚的真皮層,不屬于光電項目,無光熱,對表皮、真皮均有相應的治療作用。
水光注射的藥物包括但不限于透明質酸、氨甲環酸、維生素C。水光注準的將藥物輸送到色斑所在的位置,既避免了藥物靜脈滴注或口服的副作用,又促進了藥物皮膚局部的吸收。
水光注射中的透明質酸是維持皮膚水合作用的重要成分,并具有修復皮膚屏障的作用;增加了皮膚的含水量,幫助我們皮膚鎖住水分。幫助膚色提亮、淡化色斑、細嫩膚質,治療后黃褐斑暫時性加重的幾率很低。
以上全面的討論了可選擇的醫學美容治療方法,目前使用還是以化學剝脫治療、皮秒激光、脈沖染料激光和水光治療為主。
中醫治療
選擇對人體沒有傷害的藥物,同時要考慮中藥的配伍禁忌
中醫中把黃褐斑稱為“肝斑”,認為主要是由于肝郁氣滯,氣滯血瘀,脾胃虛弱,肝腎不足。治療以疏肝、健脾、補腎、理氣、活血、化瘀為原則,治療療程時間相對較長,一般3-6個月。關于中醫的治療方法。
我們的第一原則是選擇對人體沒有傷害的藥物,同時要考慮中藥的配伍禁忌。藥物選擇上主要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的。中藥如紅花、大黃、蟄蟲為主,成藥主要以逍遙丸、六味地黃丸、桃紅四物湯為主。
其他
黃褐斑合并其他面部問題的治療辦法和先后順序
黃褐斑伴雀斑、老年斑、褐青色痣等皮膚病,可以先改善黃褐斑后再考慮這些合并色斑治療;黃褐斑合并有痤瘡、玫瑰、毛細血管擴張、敏感性皮膚的合并性疾病,建議先治療這些炎癥和血管性疾病,因為本身這些炎癥和血管的治療對于黃褐斑的改善也是有幫助的。
黃褐斑是大家公認的比較難以治療的問題。我們的目標一定是膚色提亮、色斑變淡、整體膚質變細膩,維持穩定、減少反復為目標,切莫貪圖快速,欲速則不達,越是效果明顯的偏方,越是需要注意它的副作用和的安全問題。建議大家一定要及時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就醫面診后,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進行治療。
策劃:野馬 監制:Phyllis
審稿:言安堂研究院
本文由言安堂內容團隊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支持原創,抄襲可恥,轉載請聯系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