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前接喬治王時代,后啟愛德華時代的維多利亞時代可謂是英國工業革命的峰端,它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輝煌,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英國的“黃金時代”。
圖:Youtube
歷史學家通常將維多利亞時代定義為1837年到1901年,的和平使國民生活相對富足安樂,文化生活也豐富多樣,而且在英明君主,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下,日不落帝國積累的資本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使經濟平穩發展,雖然這種發展在一些國家看來是帶有侵略性的擴張…
圖:Town & Country Magazine
不過,圈哥今天并不是要一本正經地跟大家聊歷史,拋開這些嚴肅話題,來看看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每天都在作什么妖…
1.精美華服下隱藏的開襠褲,就算在姨媽期也不會被封上
別以為開襠褲是小孩兒才會穿的東西,在維多利亞時期,成年女性也會穿開襠褲。去過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的親們應該都欣賞過大廳中的精美服飾設計吧,層層疊疊的裙擺簡直能滿足每個女孩的公主夢。
但是穿著這種裙子上廁所實在太不方便,所以在裙擺下面,女性都會穿開襠褲而擺脫撩開繁重裙擺脫打底褲的不便。
再看看以前女人用的便壺,用這么精美的器物接尿,姿勢自然也得高貴…
圖:Pinterest
于是有的人會不解,來大姨媽時穿開襠褲不就血流成河了?
圖:buzzfeed
的確…史學家認為那個時期的女人會讓姨媽血直接流進內衣(反正那么多層裙子也不容易透),或者…她們會用羊毛蘸上豬油直接黏在上……
而且有羊毛用已經很不錯了,窮苦人家只能混有土壤的苔蘚當“衛生棉”,這里邊要是混有蟲子就精彩了…
Anyway,感謝姨媽巾…
除了穿開襠褲和不用姨媽巾,那個時代的女人也不會剃體毛,畢竟全身上下都有那么多層衣服遮蓋,刮體毛就顯得有點多此一舉了。
2.吃蟲卵減肥只為穿上美美的裙子?
我國古代以小腳為美,由此產生裹小腳的陋習,而歐洲這邊有他們的舊俗。除了法國女人,維多利亞時期的女人也對自己的體型保持著過分刻意的關注。
圖:The Make Den
他們覺得生病時人們的瘦削體態是很理想的,這樣她們就能輕易穿上收腰裙裝,同時緩解束腰的痛苦。
圖:refashioning history
過分使用腰封后,女人體內的器官分布甚至出現了變化,腸胃被明顯擠錯位,骨骼也會變形。
所以為了減輕束腰痛苦,一些女性會服用含有蟲卵的藥物,故意讓蛔蟲在體內生長,這樣食物所帶來的營養都被寄生蟲吸走,吃再多也都不怕了。
當然,為了美麗單做這些犧牲還不夠,人們在減肥成功后需要清除體內的寄生蟲,保留在體內的話蟲子就會在體內游走,最終甚至引起宿主死亡…
圖:racked.com
3.用生肉當面膜,貼出來的臉就像恐怖片
維多利亞時期,女人們會聽從美容師的建議用薄薄的生牛肉片綁住頭面部,這樣能防止皮膚出現皺紋,并讓膚色看起來更有活力…
這讓圈哥想起了那部關于換臉的老恐怖片…可能她們覺得用肉敷臉比吃豬皮好吧,畢竟那個時候的女人都極其注意自己的體型。
除了用肉敷臉,讓人比較不能受的是她們還會貼上用老鼠皮做成的假眉毛,使自己的眉毛看上去更粗黑有型…
圖:The Fashion Historian
有的人表示西方人難到還要嫌自己的人眉毛不夠濃密?因為從伊麗莎白時代起,女性就會用一種含鉛的化妝品增白,畢竟當時人美以蒼白的皮膚唯美,久而久之,就導致面部的一些毛發脫落,所以一些女人只好用老鼠皮來當假眉毛了,這和日本歷史上曾經流行的“無眉”剛好相反。
4.用蜂蜜混上木炭當牙膏,真的不是在學日本人染黑齒?
據說維多利亞時期,人們使用的牙膏是蜂蜜和木炭,木炭也許能美白牙齒,但蜂蜜真的不會使牙齒腐蝕更嚴重?
Anyway,畢竟那時女人還會敷氨水美容用砒霜洗澡…
5.夫妻恩愛,性生活果然是好…
維多利亞女王和亞伯特親王的愛情史圈哥在這里就不在贅述了,感興趣的親們可以去觀看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或是英劇《維多利亞》了解。
兩人夫妻恩愛,子嗣眾多,血脈綿延至歐洲各地。親王去世后,女王便一直穿戴素色衣服。
其實在那個時代,不只是女王能生,整個英國的生育率都持續飆高到1901年才減緩。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早婚觀念的普及使出生率大幅上升,當然這也和當時避孕方式沒有那么多元有關。
人們不停地生育,還有一個殘酷的原因是死亡率高。維多利亞時期工業發展迅速,環境污染隨之嚴重,的生活環境差為病菌提供了繁衍條件。據說有一半的孩子都活不過五歲…
6.和死去親人的尸體一起拍照,擺出他們生前的樣子。
讓人毛骨悚然的這一行為真的不是為了講鬼故事而杜撰的。BBC就曾經報道過這種“看似病態”的歷史現象,為了紀念死者并減輕傷痛,人們會和尸體一起合照,好像他們還活著。
在影像中,孩子好像只是睡著了,而女士只是優雅地躺著,一切看起來都很安詳。
有錢人會將剛死去的孩子擺出他們生前的樣子,讓攝影師記錄下來,則去找畫家。有的畫家會去太平間為已逝的人畫肖像,在那個年代,這些圖像就是這個家庭對死者唯一的記錄了。
看了這么多讓人大跌眼鏡的歷史趣聞,是不是對那個輝煌的時代有了更多認識呢。大家還知道那些有趣的小故事歡迎后臺留言啦~
(英倫圈綜編,編輯:三味線,內容參考buzzfeed等,圖片除標注外均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